【速看】简述会计基础 会计六大基本要素

2023-12-16文章By:匿名5阅读

简述六大会计要素特征和内容

.会计的六要素

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所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营业收入)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日常活动,否则不能做收入)

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营业外收入)

(5)费用

①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

② 费用的3个特征

A. 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B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C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所以:费用 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理解:主营业务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都是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但主营是经常发生,而其他是偶然发生,比如工业企业销售商品是主营,而工业企业销售材料就是其他,营业外收支是与日常无关,具体核算内容参见教材第8章第5节,结合以后学习

(6)利润(一般指净利润,但此教材指的是利润总额)

① 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②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收入—费用=利润 (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第(1)个等式可以称之为静态等式,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第(2)个等式可以称之为动态等式,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第(3)个等式反映了在企业期末结帐之前,第(1)个等式和第(2)等式之间的辨证关系。

会计六要素是哪六个???

1.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为净资产。

4.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6.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会计六要素包括什么?

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费用,我是学会计的,相信我

会计的六大要素?

会计的六在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而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其中损益类包括收入和费用类.是会计科目,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是静态的,一年或某一特定日期反映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是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是动态的反映一会计期间成果的。

收入减费用就是利润,要是费用比收入还大,那就是亏损。

6大会计要素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基本要素的含义界定

  关于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发表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资产解释为“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中,将资产解释为“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两者的解释并无实质性差别,都强调资产必须为特定企业所“控制”,必须是“过去交易的结果”,必须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认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该定义的表述基本揭示了资产的特性,但也存在缺陷:其强调资产是否被“拥有”,并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法人企业只要能对财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足够了;其次,“能以货币计量”的限制显得多余,从发展趋势来看,可能是一种“滞后”;再次,资产具有“能在未来期间创造经济利益能力”的本质特征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笔者认为,资产的本质特征是其“在未来期间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已经丧失“创利能力”的财物,不应归为企业的“资产”;其次,作为“资产”内的财物,其使用权(或控制权)的归属必须是明确的;再次,作为资产的存在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内容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即具有实际的控制权)。因此,资产可定义为:“资产是特定企业所实际控制的、具有获得未来经济利益能力的资源。”

  关于负债。IASC认为,负债是“由于以往事项而发生的企业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的结算将会引起含有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的外流”。而FASB认为,负债是“将来可能要放弃的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由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将要向其他个体转交资产或提供劳务的现有义务”。二者的共同点是,均从负债与资产的关系方面定义负债,因为负债的清偿必然会导致具有创利能力的资产减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解释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其主要不足是未能明确揭示负债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负债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未来清偿义务”,清偿义务的履行必然会引起企业资产的减少;其次,从形式上看,负债的形成必然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而负债的偿还必然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即负债的增减变化表现为企业未来获得经济利益能力总量的变化;再次,负债的存在必须以义务人和权利人共存为前提。因此,负债是“特定企业所承担的、将在未来期间减少实体获得经济利益能力的一种清偿义务”。

  关于所有者权益。IASC将所有者权益视为“产权”,认为它是“在企业的资产中扣除企业全部负债后的剩余权益”。FASB则将其称为“权益(或净资产)”,认为是“以某一个体的资产减去其负债的剩余部分。在企业,权益就是业主利益”。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侧重从数量方面来界定所有者权益,而未真正触及其经济实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所有者权益解释为:“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这种解释,指出了所有者权益的本质。但在概念表述方面却是站在企业外部“投资者”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企业经济实体本身的角度。

  从投资者方面看,投资者合法地将资金投入,因而对企业的相应资产也合法地拥有要求权。这种要求权实际上包括两项内容:对原始投资的要求权和对投资增值的要求权(投资亏损时为责任)。因此,投资者角度的“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因投入资本以及资本增值而形成的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从企业角度看,所有者权益实为企业产权关系的一种形式,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获得资本的过程和结果。与从债权人手中获得资金而形成负债不同,企业从投资者手中获得资金后,不必在未来其一期间进行清偿,但它必须履行“经营责任”,即保持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安全完整,并尽力使其增值。企业净资产的数量,代表着企业对这种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笔者认为,站在企业角度,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本质上是一种必须改造的“经营责任”,其体现的是一种产权关系。故可将其定义为“企业对投资者投入资本及其增值所承担的特定经营责任”。

  关于收入。基于“流入量理论”的广义收入概念,FASB设立了“营业收入”和“利得”要素,但将其作为与资产等平行的第一层次的会计基本要素却有失偏颇。IASC采用了广义的收入概念,认为收入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形式表现为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产权增加(但不包括与产权所有者出资有关的类似事项)”。由于IASC没有设立单独的“利润”或类似于:综合收益”的要素,其对收入要素含义的解释,似乎混淆了“收入”与“收益(利润)”的界限。我国在颁布的“收入”会计准则中,认为收入“是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导致的经矫利益的总流入”。显然,这实际上是一种“营业收入”概念。

  笔者主张以广义的收入概念作为会计的基本要素,而将“营业收入”作为“收入”基本要素的次要素。作为基本要素的收入,强调各种收入的“流入”共性,在内容上包括了因偶发性或边缘性事项而产生的“利得”或“营业外收入”。就本质而言,收入产生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因此,收入应为“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外界使用本企业资产以及非产权事项而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

  关于费用。IASC对“费用”的解释为:“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减少,其形式表现为资产流出、资产递耗或发生负债而引起的业主产权减少”,认为“费用包括了损失”,实际上这是一种广义的费用概念。而FASB却将“费用”和“损失”分别作为会计的基本要素看待。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狭义的费用概念。但与FASB不同的是,我国对偶然发生的“损失”不单独作为会计的基本要素,而直接作为利润减项的营业外支出项目。

  我们认为,无论是“营业内”的费用还是“营业外”的支出,其结果都会导致企业具有未来获利能力的资产的减少,因此,笔者主张采用广义的费用概念。而企业的“营业费用”和“损失”,则可作为费用基本要素的次级要素。在内容上,费用概念包括“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使用他人财产以及非产权事项而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

  按照新的财务会计要素体系观念,确立广义的收入与费用概念,并不影响“营业收入”、“利得”、“损失”等内容的确认与计量,因为它们都会以会计次要素的身份出现,而且,更便于“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就会计确认的内容而言,营业收入必须与营业费用相配比;就特定会计期间经济个体的收益计量而言,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也是相“配比”的。

猜你感兴趣

【注意】yun拼音怎么读 yun拼音具体怎么读

19天前5阅读

【快看】米兰大坏蛋3分34秒真爱粉解扣子视频直播回放 GIF动态399典藏版写真集种子

19天前11阅读

【热议】旱组词 生字旱怎么组词

19天前9阅读

【盘点】懂你影院私人入口能一一展示吗?

19天前7阅读

【动态】生完孩子多长时间能洗牙

19天前9阅读

【稀看】吃中药可以治疗脚气吗?

19天前12阅读

【罕见】路子太野!张哲轩曾在马思纯动态评论中辱骂粉丝

20天前8阅读

【最新】脸部瑜伽真的有用吗 脸部瑜伽怎么做有用

20天前10阅读

【热门】《暖阳之下》陆可盈和宋唯一第几集离婚

20天前13阅读

【快看】如何区分糖尿病还是颈椎病引起的手脚发麻

20天前11阅读